《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》中载:若有众生,奉施饮食,得十种功德。
在佛教中,为了表示对佛菩萨的恭敬和虔诚,常以种种物品供养佛、法、僧三宝。
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,并不是佛菩萨需要我们的供养。佛菩萨福慧圆满具足,根本不缺世俗的东西。供佛,不是佛需要,而是培养大众的布施利他心,放下他们的私欲和执着,懂得“舍”的智慧,懂得如何布施才能真正得福。
我们在佛前供养,不能随便什么好的坏的都供上去,这样会显得不如法、不恭敬、不真诚。
很多人不知道佛前供养有哪些需要注意的,接下来咱们简单说说佛前供养最好不要上供的四类物品。
荤腥不宜供佛
也许有人觉得“荤腥”就是肉食,实则不然,佛家所谓的“荤”乃是大蒜、小蒜、兴渠、慈葱、茖葱,五种气味浓烈的植物,“腥”则指肉、蛋、奶等。
佛门中人忌食荤腥,并不是食物有什么过错,而是人食五谷杂粮,自身难免受其影响。
比如佛家看来,食荤菜令人气息粗浊,如果要参禅入定,就会遇到障碍;食肉类则障碍平等心,难以生出慈悲心,也就无法平等的对待众生。同样的道理,当我们在用荤腥供佛时,虽然看似花费了很多心思和财力,实际上毫无功德可言。
因为,我们连最基本的佛理都丢掉了,恭敬心更是无从谈起。
酒水不能供佛
酒为佛家“五戒”之一,僧俗两众弟子,倘若真心修行,则必然要持不饮酒戒。
与荤腥一样,酒本身并无过失,并且俗世中遇到亲朋好友团聚的场合,还常常饮酒助兴。那么为何酒不能拿来供佛呢?因为酒虽然无过,但人若饮用,常会丧失理智,做出许多出格的事。
比如佛典中就记载,过去佛陀住世之时,有位阿罗汉因为饮酒,完全丧失理智,竟然接连犯下杀盗淫妄四戒。
佛前供酒,无形之中为自己种下破戒的因缘,故而佛前供酒万不可为。
赃物不可供佛
一切供品,实际都可以分成两类,那就是净物与不净物。
要注意的是,此处所谓的净物,并不是指供品是否洁净,而是供品的来路要正,不能是偷盗、欺诈所得的赃物。
供佛不必要价值连城的供品,但一定要用“净物”供佛。
这些水果不宜供佛
腐坏、破损的水果;没有洗干净的水果;味道刺激的水果。
佛前的供果是表法的,代表了善因、善果,如果用这三种水果供佛,就达不到表法的目的。
事实上,供果是以欢喜心来虔诚供养,只要是芳香的水果都是可以的。
不管通过哪种方式礼佛,要注意的是供养一定要如法,切不可拿荤腥、酒水、赃物供佛。
愿大众都能如法供养
福慧双增,六时吉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