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寿寺地宫又名九品莲池,地宫内恒温恒湿,确保先人的灵骨圣洁和安全。佛说众生平等,世间万物皆可成佛,现在万寿寺九品莲池的莲位面向众生开放。将先人灵骨寄存于佛祖座下,寺内经声不断,可使先人神识听闻佛法、永脱轮回、庇护后人。地宫福位在万寿寺大雄宝殿正下方安坐于地藏殿内,生时用于祈福消灾延年益寿生运根基,百年后安奉骨灰之处。亦可存放祖先牌位、信物。寺内经声不断 古训 “百善孝为先”供奉逝者往生西方极乐,永享平宁。上下共五层都是双人位,捐赠之后会和寺院签正式的协议还有专人维护管理永不收费。最近有这样两个社会事件引发关注。
1.网红“杰克辣条”因虐猫,并在互联网上散播相关视频,被予以治安拘留处罚。而反对虐待动物并为此发声的部分公众人物,遭到了有组织地报复,他们的身份证信息、电话号码等个人隐私被公开泄露。
2.山东郓城一男子因妻子的宠物狗划伤自己,愤起拿刀砍击数次,最终将宠物狗残忍砍杀。其间,妻子试图阻拦却惨遭恐吓,男子扬言:“你敢动我也砍死你!”对此,当地警方依法对男子作出行政拘留12天、罚款300元的处罚。
为什么在一个自诩高级文明的现代社会,虐待动物的事件仍是层出不穷?我们一遍又一遍强调,尊重并保护动物权益,如今看来,动物保护立法迫在眉睫。
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里面,所有的动物,所有的有情众生,都有佛性,都可以成佛。佛法的核心是慈悲、智慧。慈悲的第一要义,便是众生平等。
在释迦牟尼佛为比丘制定的戒律中,他要求比丘在砍树之前要在这个树前上供祈祷,征求树的同意。因此,不仅仅是动物,山川河流,草木大地,我们都要以善心对待。
这时,“人类中心主义者”就要站出来反对了,他们认为动物没有思考能力,缺乏理性,同时没有语言能力和自我意识等,从而说明动物不能同人类相提并论,自然也就不在道德和法律的保护范围。
面对“你怎么知道动物感受到了痛苦”这样的质疑,其实我们可以推己及彼:一个人说他头痛,就算是医生也只能根据自己头痛的经验,去想象他的头痛,而不是直接去感受他的头痛。
当动物感受到疼痛时,它们会翻滚、哀嚎、呻吟、躲避甚至过激,这跟人类面对危险的反应很是相近。也就是说,动物的痛苦,亦如我们人类的痛苦,我们对其只能是一种推论性的合理想象,而非直接感知。
佛教的教义中,所谓“众生平等”,即人和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,但人类妄图征服、统治大自然和其他生灵的行为,恰恰给人类自身带来了极大的隐患。
人们不是不知道,对待动物的态度,恰恰也是自身道德品质的重要一环。佛弟子慈悲、怜悯、同情、关怀等美好品德,不光是要对人类施展,对待动物也是一样。
《楞伽经》说: “食肉之人断大慈种,修圣道者不应得食。”素食本身也是“清净”的要求,也是一种保护动物的方式。
大乘佛教还从“利乐有情”出发,倡导对动物的积极的爱护,《增壹阿含经》谓:“施畜生食者,获福百倍。”给动物以援助和施食,同样是保护动物的方式。
你的同理心,才是真正的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