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万寿寺地宫-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指的是哪三殿?
“三宝”是佛教名词,指佛教信众尊敬供养佛宝、法宝、僧宝等三宝,又作三尊。
“佛”指觉悟人生的真相,进而教导他人的佛教教主,或泛指一切诸佛;“法”为根据佛陀所悟而向人宣说的教法、真理;“僧”,指修学教法的僧团。
三者都是令众生得度的重要因缘,缺一不可。
佛、法、僧被称为三宝,三宝的“宝”是譬喻,用来彰显佛、法、僧的胜德。拥有金银、珍珠、玛瑙等世间的珍“宝”,能使我们物质生活不虞匮乏;仰仗佛、法、僧等出世间的珍宝,则能使我们脱离生死轮回,解脱精神上的苦楚。
那为何三宝要称为宝呢?《宝性论》举出了三宝的六层含义。
希有义
如世间稀世珍宝,贫穷之人不能获得。三宝也是如此,不能以少善根福德因缘而能值遇。故名为宝。
离垢义
如世间宝物离诸瑕秽,三宝也是如此,远离世间烦恼染着。故名为宝。
势力义
世间宝物的功用,可以令人免除贫穷困苦。三宝亦有大势力,能令众生究竟离苦。故名为宝。
庄严义
世间珍宝可以庄严身体,而出世间三宝,方能究竟庄严身心,令得清净。故名为宝。
最胜义
世间珍宝于一切物品中最珍贵。出世三宝,则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中最为殊胜。故名为宝。
不改义
世间真金,烧打磨炼都不能毁坏。三宝所代表的是十法界的究竟实相,不为因缘条件制约,不为一切法所改变。故名为宝。
正因三宝有此胜义,是故应受人天恭敬,所以《成实论》说:“三宝最吉祥,故我经初置!”
三殿指的是哪三殿?
无事不登三宝殿,等闲莫向塔中行,
若非扫地添香水,纵有河沙福亦倾。
那么“三宝殿”自然是指“佛法僧”之地,佛宝殿就是“大雄宝殿”;法宝殿是大名鼎鼎的“藏经阁”;僧宝殿即“禅房”。
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最初针对僧众说的。由于“三宝殿”都是庄严肃穆的场所,僧众没有事时,是不能随便到大雄宝殿和藏经阁去的,即便是自家的禅房,也是打坐清修的。后来佛教广为传播,这一规定就演化成一句俗语了。
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这句话,反映一般人上佛殿总是有求而来。但与其临时抱佛脚,为何不在平时就皈依三宝,请求救护,藉由信仰力量而得解脱众苦呢?印光大师说:“欲得佛法实益,须向恭敬中求。”入三宝地,对殊胜境,当恭敬虔诚,方可获福无量!三宝如同众生的指南针,可以引导吾人在茫茫的人海中航向平安的避风港。皈依三宝、常念三宝的功德,可以让我们仰仗三宝功德的加被,藉此宝筏,出生死流,勇度苦海,回归真实的自我,回到自己真正的本来之家;有了三宝作为依靠,生命就有了安全的依怙。不但让我们在现世找到安身立命之处,更让未来有家可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