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春万寿寺-你的每一步,都留有“印”记!
印章一枚,风景一处
手起章落,与物多情
万寿寺首套集章图册上新啦!
移步至法务流通处
即可开启集章之旅
各殿堂均设有盖章点
让你在万寿寺的每一步
都留有特别的“印”记
不要错过哟!
到法务流通处
开启集章之旅
集章图册
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介绍:“印,执政所持信也。”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,印章在各个领域以及各种思想学说中逐渐渗入,每个图章、字章都有各自隐喻的含义。
从最初商旅之间买卖的交易凭证,到封建王朝时期天子之印独称的“玺”,印章始终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变而经久流传。后期邮传文化的发展使印章的功能逐渐和现代社会相匹配,起到了“示信”的作用,印章的品类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。
集章潮流
最早的集章爱好者当属清朝的乾隆皇帝,他酷爱名人字画的鉴定赏析,依据字画等级分门别类盖上不同的印章,使得印章的个人风格越发凸显,从单一工具到鉴赏把玩,印章被发掘出强烈的文化价值和美学意义,代表着一种审美认同和精神寄托。
是一种精神寄托
印章的文化与美学
关于印章
长春万寿寺本次推出的手绘纪念章,所具备的元素贴近佛学文化,不局限于传统的圆形和方形,形态自由更体现佛教的大气,手绘风格集寺院特色与艺术设计于一体,更具收藏价值。除此之外,我寺精心设计的集章图册依托“通关文牒”样式,信众可亲自手动盖章,“印”下在寺院的每一步,我来过所以我拥有,将仪式感直接拉满!
集章文化
古代文人墨客常以加盖私章表达对自己作品的认可,现代人则以“集章”来实现对自己足迹的刻“印”。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来说,符号价值是满足文化认同感的基础,一枚枚小巧精致的印章,呈现在一本集章册上,特定的、实体的、专属于万寿寺的符号,被留在了时间长廊里,即便日后身处他乡,我们也能凭着这小小的符号“印”记,追溯起当下的那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和体验感。